大三秋季学期学期总结

今天考完了最后一门《编译原理》,随后参加了年级会。这样看来,我的大三上学期,这个被学长们称为渡劫的学期,就这样平平无奇结束了。

对自己的质疑

这学期之所以被称为渡劫,是因为按照教学计划计算机系的最核心的四大原理课是在这学期修读。这四大原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编译原理》《信号处理原理》。而我所说的对自己的质疑,就是我发现我完全对这四门课里的大部分提不起任何兴趣。

在成为大三学生之前,我从未质疑过我为什么要来这个专业,甚至一定程度上庆幸虽然选择计算机是随大流,但自己却也莫名其妙混得不算差。大一和大二修读的课程,我大多都能学得比较明白,再不济也能做到考前 overfit 一波混个考试分数。得益于此,我大三之前的 GPA 可以说还挺不错的。

但是进入大三之后,我明显感受到力不从心。比如说造计算机,其实我早就在《数字电路实验》这门大二下学期的入门课里面认识到了我似乎对硬件设计一窍不通,或者说完全没有一种愿意学习这类知识的冲动。另外比如说计算机网络相关,我对网络只是单纯知道一些简单的概念,深入了解却让我相当抗拒,我不是抗拒特定的课程,我是对整个计算机网络这个领域感到深刻的无力,甚至是生理性不适。

所以我有意无意地拖延了造机,不到最后一周没有真正开工。我有意无意地只用一下午复习网原,有意无意地没有去任何一堂除了体育之外的课。

因为我抗拒,我理解不了这些知识背后的逻辑,支撑着我学习新的领域的动力不能直接迁移到计组和网原这些课程上。

与此对应的,我课余在尝试着学习一些数学,研究生方向也想尽量往数学相关方向贴近一下。在学习《信号组成原理》的时候,常常痛斥其数学基础不牢靠(毕竟是工科面向应用的学问,其宁愿牺牲严谨性也要保证易用性),也曾钻牛角尖一样地和别人争执过信号这门课里的数学体系是不是矛盾的。

我发现我对知识有一点奇妙的偏执,我希望我学习的东西是体系的、有逻辑的,或者说我希望学习一个由人类发现的学科,而非由人类发明的学科。比如说网络协议往往充满了历史包袱、前人的失败经历、欠考虑的机制和随后而来的零碎补丁,它不是一个等待人类来发掘的逻辑体系,它本身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堆叠的经验谈。与此类似的,还有我拒绝研究 CSS 的那一堆难以理解的属性,不想深究 Web 混沌初开时的前端技术。

所以我开始反思,我或许真的应该当时听从一些劝诫去学习数学什么的,但实际上我也知道这不过是虚无的懊悔,不过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般的幻觉。但基于这样的自我认识,我尝试着去选择和数学关系较大的计算机领域作为研究生方向,比如说渲染。

课内学习

和之前说的一样,这学期六门课,四大原理加两门限选。网原和网安都是网络方向的课程,考试几乎全都是背诵就行,但悲哀的是我厌恶计算机网络,连课件都懒得打开看两眼。不过还好网安不难,但是网原我估计差不多就是 B+ / B / B- 里面随机给分了,自我认为 3.3 绝对不亏,3.6 绝对血赚。

计组确实硬核,而且我也不喜欢写硬件语言,因为它思维逻辑和我常用的软件语言相当不同,所以造机大实验着实让我一个星期没睡好觉。但是计组和网原最大的不同是,计组学不好我认为原因是客观上我能力不行,网络学不好我认为原因是主观上我厌恶。所以即使计组不简单,考试也不简单,但我依然很努力地去学了三四天,虽然感觉也没考多好。

编原今年史诗级削弱,取消实验考试改为期末周后的附加实验,删减考纲,降低试题难度,提升平时作业占比。就说最明显的,今天在考场上看到 SLR(1) 文法的题选的语言竟然是 \(\{a^n: n \geq 1\}\) 的时候,我已经真的深刻领悟到,什么是把分送到你手上。

信号原理自己学得挺开心,毕竟自己也喜欢有事没事钻一钻所谓事物本质的东西。比如说当我期末复习的时候,把数字滤波器、传递函数、 Z 变换、收敛域与系统性质那一套在课间上混乱不堪的概念理清楚的时候,自己真的有一种豁然开朗而想继续深入学习的感觉。


要说总体的话,就是这学期估计 GPA 还得继续往下掉,但我也只能说 Who cares。大一大二到大三,自己也经历了微积分不考 4.0 就是挂科,数据结构 3.6 就是胜利到网原 3.3 也不算亏这一路的心态变化。

但似乎 Holder 还是没有摆脱那一种奇妙的思维惯性,peer pressure 还是在隐隐约约给我带来一些不愉悦。

科协

上学期奇妙地成为了副主席,那这学期就应该做点事情了。

在还没有开始造机、造路由器之前,由于课业压力暂且还不大,我便抽了一点空余时间把技能引导文档搭建起来了,并且写了一些东西进去。

技能引导文档大约是一种课程前置知识的补全,因为我确实见过不少同学都已经开始上课了,却连前置技术栈都不了解,最后只能网上随便找点资料混过去。秉持着能做点什么都是好的的想法,索性借着科协这个平台,搭建起了这样的一个文档共享的网站。

但是随着造机、造路由器和期末周,文档维护也就暂且搁置。现在考试完了,寒假是一大波开工的好时机。


说到科协就必须要提到安老板,就要提到我最终估计就会采纳安老板的提议,去媒体所混日子了。

现在还在绝赞学习《GAMES101》,感觉自己摸鱼摸得太过了其实。

摸鱼摸鱼摸

这个学期虽然很辛苦,但依然可以忙里偷闲摸不少鱼。小学期莫名其妙搞到了一个日区 App store 账号,于是又可以开始玩 Project Sekai 了。这种又有音游难度,又能抽抽卡养养妹子看看剧情的小游戏我确实喜欢,所以这个学期也基本一直都在玩,Phigros 基本都荒废了。

要说还有什么的话,就是打牌,无穷无尽的打牌。毕竟打牌确实没那么多限制,特别是打网络麻将,随时随地就开一把打着玩就行。所以 Holder 倒也经常在学累了的时候开一把,消遣消遣倒也不错。考试周其实打了不少牌,基本上一天打五六把还是有可能的。可能也是频率上来了,这学期也总算把四人麻将打上玉之间了。

除了网络麻将就是宿舍里搓牌,本学期最大的进展就是大约通过次世代认识了一些八字班学长一起打牌,不过确实也算是见识到了我这类图乐子打牌和认真打牌人的水平差距。


另外可能就是通过 V+ 吹水群认识了另外一些人,平常也是交流交流 Vocaloid 相关,吹水聊天。可能偶尔会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去国贸唱 K,自己也去过两三回了,确实是放松的好机会。

不过也因此渐渐喜欢上了学习的时候唱歌,虽然之前也偶尔会这样,但是真正感觉有意识地哼唱一些歌还是这个学期的事情。

一些碎片

小学期的精神问题

暑假的时候我处于一种神经敏感的状态,整个人还在五月份那一次大崩溃的余震之中喜怒无常。而八月中旬的小学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屑课《Java 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当时一些早已遗忘的情感问题的引子,Holder 又成功经历了一次情绪崩盘。

大约,那某一个夜晚,在工物馆和美院停车场之间小路上,漫无目的地晃荡着和 Sakana 哭诉着的场景,是我小学期记忆最深刻的事情。

无界美术馆

上海的一个美术馆,在一个周末 Holder 偷偷跑去和 Sakana 到那里参观去了。

Holder 向来是不太解风情的,对这个美术馆里展出的那些灯光艺术、雕塑、投影交互等等作品,我只能说“好闪”“好亮”“好鲜艳”这些明显语言贫瘠的评价。所以说 Holder 还只能读死书,或者有事没事和舍友抬抬杠,精神世界倒也是一片荒芜。

造机的三星期

其实我也说了,虽然造机确实给了三星期,但实际上我只在最后一个星期加紧做了不少事情。当时最喜欢的工作模式就是在 308 一个人坐着,手机挑一部没有很烧脑剧情的日常番,边看番边等 Vivado 编译或者看波形图。就这样半悠闲半紧张地工作着,倒也几天内写掉了不少东西。但平心而论,我依然没能从硬件设计中获取多少快乐,虽然最终看着自己写的 CPU 上能运行自己写的贪吃蛇游戏,但要让我回到那三星期,我说还不如打两三把牌。

所以呢?

所以说大三上学期也就这样结束了,课业成绩并不理想,人也过得疲惫不堪,其中一大半责任是网原。但是换一种角度,我认识了新的一起打牌的朋友,认识了能和我一起唱 V 曲的同学,Project Sekai 时不时能抽出好看的角色,打牌虽然会恶调但确实缓解了一些紧张情绪。自己也逐步和自己和解,不再纠结于一些得失,自己也在尝试着尽力做一些帮助他人的事。

所以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这个学期究竟是什么样的,这篇总结我也写得磕磕绊绊不知道什么是这学期的主线。传统意义上四大原理的主线在我这里断裂了,因为我精力分配中它们并不优先。

但总归是看到了本科生活的尽头,自己也已经有了意向性的导师,也对自己究竟想学什么、想做些什么有了模糊的应答。虽然还是时不时感叹我真的不适合计算机系,感叹自己怎么过得这么惨,时不时在空间或者朋友圈发一些意味不明的文字,但总体上 Holder 还是履行了上个学期的诺言,尽力地享受着自己的本科生活。

寒假的话,可能要做不少事了。

  • 技能引导文档寒假宣传

  • THUInfo 翻新

  • 实验室科研的一些事务

  • 自学一些数学以及日语

下学期也选了若干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课程,希望下学期能过得更快乐一些。

失うことに慣れてく中で失くさずにいた大事な思いを、

抱きしめたら不意に涙が落ちたのは、

この街でまだ生きていたいと思うから。

——「幽霊東京」